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什么是尿微量白蛋白

更新时间:2021-05-27 08:40:59  推荐指数:

  白蛋白(albumin,ALB)是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60%,带负电荷,分子量69KD,半径为3.6 nm。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平均孔径为5.5 nm,表面均匀地带一层负电荷。正常情况下ALB很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只有少量ALB可以被滤过,但95%的ALB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所以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目前认为尿微量蛋白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

  正常值: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升尿液中白蛋白不超过20 mg(20 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当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200 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就可以出现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就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经过正规治疗,尚可阻止肾脏纤维化进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 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可以出现(+)到(+++),此时说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一定要及时进行医治。

  尿微量蛋白升高

  1. 糖尿病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高血糖对组织的糖毒性作用,可使肾脏肥大及基底膜增厚。同时HbA1c增高可降低了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致组织细胞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致血管通透性增强。糖尿病肾病早期以肾小球损害为主,当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时,会引起明显蛋白尿。多项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是测定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一个敏感、可靠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球的早期的轻微损害。

  2. 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可使肾小球血流压力增高,肾小球滤过压及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从而导致白蛋白滤过增加,而出现系膜肾小球硬化症和蛋白尿,肾病变又可加重高血压而形成恶性循环。有研究表明,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RP、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提高,联合检测上述三项指标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早期肾病准确诊断率。

  3. 心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CRP浓度、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TG、TC、HDL-C、LDL-C等血脂观察值可以被视为诊断早期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和动脉硬化有着密切关系,准确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数据能够帮助医师判断患者微血管的健康状况。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对患者的体内的微血管进行监测,能够有效的防治冠心病的发生,帮助医师发现患者的早期病症,及时实施治疗措施。

  4.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般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由于抗体结合或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处,导致基底膜孔径屏障遭受破坏,同时导致表面负电荷渐失,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尿蛋白排除。有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a1微球蛋白、尿b2微球蛋白和尿免疫球蛋白G能够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评价指标。

  5.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资料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引起肾脏损伤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有关,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发生肾脏淀粉样变,主要原因为淀粉样物质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肾间质、肾小管和血管。在临床上病情严重时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相关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及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为常规检查无蛋白尿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早期诊断和随访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6.创伤。相关资料显示,严重创伤导致炎症细胞的激活及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机体促炎--抗炎介质平衡失控,导致广泛的组织及血管内皮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中白蛋白滤出增加;创伤后应激反应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小球血管收缩,肾脏血流量相应减少,缺血缺氧导致肾小管细胞代谢及功能障碍,重吸收能力受损。有关研究表明,入住ICU的创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患者受伤范围及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并且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与无急性肺损伤的患者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7.其他疾病。有资料显示:妊娠子痫前期、肝癌、肝硬化、过敏性紫癜、以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等也可以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运动超负荷、血糖一过性升高、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发热性疾病等。因此,在留取标本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后取样,避开血尿和尿路感染时期。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试剂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试剂

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
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

部份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